登錄站點

用戶名

密碼

不抱怨運動

已有 277 次閱讀  2008-12-23 16:37   標籤抱怨 
華南客家美食外送
0-1 【導讀】如果不喜歡一件事,就改變那件事,如果無法改變,就改變自己的態度。不要抱怨。

你認為你很樂觀嗎?你有沒有數過自己每天會抱怨幾次?
你覺得自己老是碰上衰事,所以唉聲嘆氣嗎?
抱怨就好比口臭。當它從別人的嘴裡吐露時,我們就會注意到;
但從自己的口中發出時,我們卻能充耳不聞。
這本書要邀你加入一項特別的行動,從今天開始,養成正向思考、積極行動的「不抱怨」習慣。

抱怨就是在講 你不要的東西,而不是你要的東西。
當我們開始抱怨,就是將焦點放在不如意、不快樂的事情上,
我們說的話表明了我們的想法,而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。
這是一個惡性循環,也是一種負面的吸引力法則:
你發出的抱怨和牢騷越多,你所招惹來的負面能量也會越來越多…

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。
有時候,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、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,表示我們的不滿。
而且如果 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,我們會在腦海裡抱怨給自己聽。
作者提出的神奇「不抱怨」運動,來的恰是時候,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。
當你的嘴巴停止表達負面的思想,你的心靈就會產生其他更快樂的念頭。
你的心靈就像一座意念工廠,隨時都在運作,若是負面的想法缺乏市場,工廠就會重建改組,轉而生產快樂的思想。

全球80個國家.600萬人熱烈響應的心靈樂活運動…
你的手中,握有翻轉人生、改變世界的秘密。
作者發起「不抱怨」運動,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色手環,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,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,以此類推,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,那時你就已經養成不抱怨的習慣了。
覺得很難嗎?
不到一年,全世界就有80個國家、600萬人熱烈參與了這項運動,學習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,甚至進而影響了他人,讓這個世界充滿平靜喜樂、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。


【內容導讀】
終結抱怨,改變人生!
~威爾.鮑溫/本書作者


如果不喜歡一件事,就改變那件事,如果無法改變,就改變自己的態度。不要抱怨。
──詩人馬雅‧安潔羅(Maya Angelou)


在你的手中,握有翻轉人生的祕密。聽起來像在吹牛說大話?是吧,但我的確見過許許多多人的生命,都因此得到了翻轉。
我看過他們寄來的電子郵件和書信,也接過他們的電話。
大家都在運用這個簡單的概念—— 將紫色的矽膠手環戴在一隻手上,再換到另一隻手上,如此交替更換,直到完成連續21天不抱怨、不批評、不講閒話的目標為止。
他們已經因而養成了一種新的習慣。藉由開始意識到自己說了什麼,進而改變話語的內容;他們改變了思維,開始用心、認真地打造自己的生活。有些和你一樣的人,都跟我分享過切身的經驗——他們長年的痛苦得以紓解,人際關係終獲療癒,職業生涯也因而改善,而且整個人都變得更快樂了。

我認識一個長年有頭痛毛病的人,他每晚下班回家,都會跟太太說自己這一整天頭有多痛。後來他明白這樣並無法消除、或是減緩頭痛,便決定不講了,讓自己漸漸免除抱怨。
這個人是湯姆‧歐益。他再也沒有頭痛的問題了,而且現在是我們「沒有抱怨的世界」這項計畫的資深協調志工,我們的組織裡還有其他幾十位志工,讓這一切得以實現。

減緩痛苦、增進健康、創造圓滿的關係、擁有更好的工作、變得更平靜喜樂……聽起來很棒吧?這些不但可能發生,而且很有希望實現。要刻意努力地去重新設定心靈的硬碟,並不容易,但你可以現在就開始,而且不用多久──反正時間無論如何都會過去,你就能擁有自己一直夢寐以求的人生。

你可以上我們的網站:www.AComplaintFreeWorld.org,訂一個「不抱怨」的紫手環。手環的使用方法如下:
1、開始將手環戴在一隻手腕上。
2、當你發現自己正在抱怨、講閒話或批評時,就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,重新開始。
3、如果聽到其他戴紫手環的人在抱怨,你可以指出他們應該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;但如果要做這種事,你自己要先移動手環!因為你在抱怨他們抱怨。
4、堅持下去。可能要花好幾個月,你才能達到連續21天手環不換手、不抱怨的目標。平均的成功時間是四~八個月。

還有,放輕鬆一點。我們所談的只是被「說」出來的抱怨、批評和閒話。如果是從你嘴裡說出來的就算,要重新來過;如果是用想的,那就沒關係。不過你會發現,就連抱怨的想法,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消失殆盡。

現在就馬上開始,不必等紫手環到了才開始。現在就拿一條橡皮筋套在手上,把銅板或小石頭放在口袋裡,把紙鎮移到書桌的另一邊,或找到任何一種能確實自我監督的方法。現在就做。然後,當你逮到自己在抱怨、批評、講閒話的時候,就移動那個東西——把橡皮筋移到另一手,把銅板放到另一個口袋,或把文具移到書桌的另一邊。移動那個東西很重要,這樣的動作將在意識裡深深地刻下痕跡,讓你察覺到自己的行為。你一定要去移動它,沒有一次可以例外。

你抓到剛才說的一個重點了嗎?我說的是「當」你逮到自己在抱怨時,不是「如果」。抱怨在我們的世界裡蔚為風潮,所以當你發現自己的牢騷要比想像中多很多時,也不必大驚小怪。

在本書中,你將瞭解形成抱怨的原因是什麼,我們為何會抱怨,我們以為抱怨能帶來什麼好處,抱怨是如何破壞我們的生活,而我們又要怎樣讓周遭的人停止抱怨。你將學會一步步驅除生活中這種惡毒的表達形式。如果堅持下去,你就會發現,不只是你自己不再抱怨,連身邊的人也會跟著停止這樣做。

不久前,我和一個朋友在打壁球,在賽局間稍做休息時,他問:「你寄出多少個『不抱怨』紫手環了?」我說:「大約十二萬五千個。」然後又補了一句:「到目前為止是這樣。」他思索片刻,喝了點水,然後說:「十二萬五千……比一個中型美國城市的人口還要多。」我說:「對啊。」一邊仍盤算著是不是這個數字。「那這件事你做多久了?」他問。我回答:「七個月。」「七個月寄出十二萬五千個手環。」他反覆說著,一邊搖頭覺得不可置信。

他調整了吸汗帶、再換上護目鏡,準備打最後一局,又問道:「你覺得人一天會抱怨幾次?」我說:「不知道。我剛開始嘗試21天不抱怨運動時,一天大概要移動紫手環二十次。」他站了起來,已經準備好要繼續打球。他拿起球拍,揮了幾下,讓肩膀保持靈活,然後說道:「算一下數學。」我還以為是算錯了上一局的分數,於是問他:「什麼數學?」

他說:「如果有十二萬五千個手環,乘上每天二十次抱怨,再乘每個月三十天,再乘上七個月,那就是……呃,是……呃,簡直是多得不得了!你想想看,有多少抱怨,從那天開始就『不見』了。」我站立片刻,想了一想,然後走回壁球場上。他進入球場,走向發球線,開始發死角球。我滿腦子想的都是他的論點。我揮了空拍,沒接到這個球。我不禁一直想著朋友說的話,最後他贏了那場比賽。這個簡單的想法,已經預防了多少抱怨、批評和閒話的發生呢?

它顯然發揮了相當的影響力,而且正持續地在擴張、發展。在我擔任牧師的教會,根據工作人員估計,「不抱怨」紫手環平均每一週被索取的數量是七千個。我們已經把紫手環寄送到全球八十個國家;辦公室主任每週放在我書桌上的郵件資料夾,已經膨脹成一捆將近一吋厚的信件。學校老師告訴我,鼓勵學生察覺自己的怨言,讓教室裡的氣氛也隨之改變。各教派的教會也擁護這個構想,不只是贈送「不抱怨」手環,還開設了星期三晚間的「不抱怨課程」以及「不抱怨」主日學等。遭逢背叛、貧窮、致命疾病、裁員,甚至是天災等威脅的人們,都開始接受挑戰,試圖將抱怨從自己的生活中驅除。

這樣的現象已經活躍地開展,而置身其中更是令人雀躍不已。


為什麼是紫手環?

二○○六年夏天,我決定在我們的教會成立「夏日讀書俱樂部」,鼓勵大家閱讀同一本書,並開課加以討論。

我們想選出一本真正能發揮影響力的書,於是決定先看看自己人需要的是什麼。大家面臨的頭號挑戰似乎是金錢。不論是成雙的伴侶或單身的男女,都紛紛來找我談負債、工作不定、深感財務吃緊等問題。檢視過幾本探討這個主題的書籍之後,我們選擇了愛妲溫‧甘妮斯(Edwene Gaines)的《繁榮的四大心靈法則》(The Four Spiritual Laws of Prosperity)。她的書提供了清晰、簡潔、有力、重要的指引,讓人們加以遵循實踐,開始過著豐足的生活。有一百多人買了這本書,我也額外規劃了為期五週的系列課程,讓大家能更深入鑽研,分享問題、看法與洞見。

當課程進入第二週,我在家裡的辦公室備課時,突然靈機一動,打電話給我們的辦公室主任瑪西雅‧戴爾。

我把自己的想法解釋給瑪西雅聽。她很有耐心地聽完,然後嘆口氣說道:「又是星期天的新鮮小玩意兒了?」瑪西雅佯裝氣惱,其實她很喜歡在課堂上或主日學時送些小東西。我們已經給過磁鐵、書籤、相框、筆和其他能支援、強化學習成果的小飾品。瑪西雅說的「小玩意」在課程結束許久之後,仍發揮著視覺提醒的作用。

「為什麼是橡膠手環?」她問。我向她解釋,甘妮斯的書就像許多其他的書一樣,也是在提醒我們:人生中最重要的,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我們想要的東西之上,而不是不要的東西。「心裡想什麼,嘴裡就會跟著說出來。」瑪西雅說道,回想起已經聽過好幾百遍的概念。我說:「沒錯。抱怨就是把焦點放在我們不想要的東西上頭,所談論的是負面的、出錯的事情;而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什麼上頭,那個東西就會擴大。所以,我們要幫助大家把抱怨從生活中驅逐,而橡膠手環將會成為很大的助力。」

「你再說一次,橡膠手環要怎樣發揮效果?」瑪西雅有點猶疑地說道。「我們會給每個人一個手環,就像為『阿姆斯壯基金會』(Lance Armstrong Foundation)募款時,分發的那種「活得堅強」(LIVESTRONG)的手環,但是要換個顏色。」我說。「大約二十年前,我曾在一本書上看過,母雞要花二十一天才能孵好蛋;反諷的是,人也要經過二十一天,才能將一項新的行為培養成習慣。我們要鼓勵每個人把手環戴在手上,努力做到連續二十一天都不抱怨。如果他們發現自己在抱怨了,就要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,再重新開始。」

「呃……聽起來挺難的。」瑪西雅評論著。接著,她鑽漏洞地問道:「他們要是抱怨了,可以隔天再重頭來過,然後這一天乾脆就『放個假』,盡情抱怨個夠嗎?」我說:「不行。他們當下就要換手,再重新開始。這個方法的重點就是要讓我們察覺到自己在抱怨,這樣在下一次抱怨發生之前,我們才有可能先逮個正著。」

電話裡那頭出現了片刻的沈默。「瑪西雅?」我說著,確認電話是不是斷線了。「我還在。」她淡淡地說。「我只是不確定大家能不能做到……見鬼了,我也不知道自己行不行。」我說:「我也是。我們試試看吧。」

「好吧。」她略顯憂慮地說道。「那我打電話給幾家飾品店,看看能找到什麼。手環有指定顏色嗎?」我想了一下。「沒有……妳有什麼意見呢?」我問。「紫色怎麼樣?」她說。「很別緻,而且有些人覺得紫色代表蛻變。更何況,你看黃色、橘色、粉紅色的手環到處都是,卻沒有見過紫色的。」我說:「聽起來不錯。」

瑪西雅找到一家賣紫色橡膠手環的公司,手環上還刻了「SPIRIT」(精神)這個字。我們同意訂購五百個,比所需要的數量多出兩倍以上——我們哪裡知道會這樣呢?當瑪西雅告訴我手環的事,我問:「為什麼要刻『精神』?」她說:「我想,那代表的是『學校的精神』,他們什麼顏色都有賣。如果學校的代表色是橘色,就買橘色的『精神』手環;如果是紅色,就買紅色的『精神』手環。」我說:「喔,所以我們買不到那種寫著『不抱怨』的手環嗎?」她說:「買得到,可是一次只訂購五百個,成本很可觀。更何況,這只是個小東西,大部分的人一回家就直接丟到抽屜裡去了。」

「那我要怎麼解釋『SPIRIT』那個字?」我大聲地提出疑問。「你就告訴大家,那是代表『改變的精神』。」瑪西雅說著,替我回答了問題。
隔週的星期天,我們送出兩百五十多個手環,但我們的五百個庫存量,在禮拜結束後很快就一掃而空,因為大家也想為自己的辦公室、班級、朋友、組織和社團索取手環。當天,我除了解釋這項挑戰的規則之外,還邀請每個人發揮想像力,想像自己的生活若沒有了抱怨的「聽覺污染」,會是什麼模樣。我能感覺到室內混雜著一股興奮和慌張的氣氛。我告訴他們,我自己也會進行這項挑戰,無論花多久時間,我都要達到連續21天不抱怨的目標。「連續21天,」我強調,「不抱怨、不批評、不講閒話。」

我說:「加入我的行列吧。如果要花三個月或三年,你的生命將會大幅進化、提升。如果你戴的手環因為換來換去而磨損了,我們會再給你一個。請堅持下去。」


你的話語表明了你的想法

抱怨是在講述你不要的東西,而不是你要的東西。當我們抱怨的時候,是藉由話語把焦點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頭。我們的想法創造我們的生活,而我們的話語又表明了我們的想法。讓我重申一次:如果你只能從這本書中得到一項收穫,那希望你記得的就是這一句:我們的想法創造我們的生活,而我們的話語又表明了我們的想法。

換句話說:「你講了什麼話,就會表現出什麼模樣。」

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創造自己的人生。重點是真正拿起韁繩、引導馬匹到我們要去的地方,而不是我們不要去的地方。你的人生就是一場電影,編劇、導演、監製、演出——你猜對了,都是你自己!我們都是自製的產物。當有人問及「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」時,二十世紀的激勵大師及哲學家厄爾‧南丁格爾(Earl Nightingale)曾發出這樣的妙語:「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,可是只有成功者會這樣承認。」

每一刻,你都在用自己最關注的念頭創造人生。如今,大家已漸漸察覺到這一點,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,它敲響了改變的鈴聲,要改變世界的意識。我們的集體思維已經開始明白,我們的生活、社會、政治情勢、健康和世界的狀態,就是我們的內心思維和隨之招致的行為所展現、造成的結果。

這個觀念一點兒也不新穎。今天,似乎已有相當數量的大眾對此具有完整的認識,但數以千計的偉大哲學家與導師,千年來一直在告訴我們:

「照你的信心,給你成全了。」——耶穌,馬太福音8:13

「宇宙即變化,我們的人生由我們的想法所創造。」——羅馬皇帝奧里略(Marcus Aurelius)

「諸法皆以心前導,心是主宰,諸法唯心造。」——佛陀

「改變想法就能改變世界。」——心理學家皮爾(Norman Vincent Peale)

「你是今天的思想所造就的模樣,也將被明天的思想牽引著向前走。」——作家詹姆士‧艾倫(James Allen)

「我們會成為自己想像、思考的東西。」——哲學家厄爾‧南丁格爾(Earl Nightingale)

「道德文化的最高層次,可能就是當我們能察覺自己應該控制思想之時。」——達爾文

「為什麼我們就是命運的主人、靈魂的統帥呢?因為我們有控制自己思想的力量。」——孟塔培(Alfred A. Montapert)

我們的話表明我們的想法,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。人們是處於積極或消極交相表現的連續狀態中。在我的經驗裡,我從來沒有見過自以為消極的人。我所認識的人之中,當他們破壞性的思想多於建設性時,也沒有人真的會察覺到。他們的言詞可能向他人透露了負面的想法,但他們自己卻聽而不聞。他們可能經常抱怨——我也是其中之一,但多數人(包括我自己在內)都認為自己是正面、開朗、樂觀、快活的人。

為了重新創造生活,控制思緒是很重要的。不抱怨的紫手環能幫助我們瞭解,自己是處於交相表現消極或積極的連續狀態。接著,當我們歷經這樣反覆交替的實際行動,一次又一次將手環從一手換到另一手時,我們就會真正開始注意到自己的言語,進而注意自己的想法。當我們注意到自己的想法時,我們就能改變,最後重新塑造出我們所選擇的生活。紫手環幫助我們設下陷阱,我們才能逮住自己的負面情緒,然後釋放它,再也不讓它回來。


一起打造沒有抱怨的世界!

二○○六年七月的那個星期天,在遞出第一批不抱怨的紫手環給教友,邀請每一位弟兄姊妹立志設法連續21天不抱怨後,我分享了一段故事:
「小時候,我經常站在湖邊,儘可能把石頭丟到最遠的水裡。水開始濺起來之後,我就看著波動的漣漪從每個方向傳出去,一直輕拍到這個小灣的每一處邊緣。我們也可以一起創造出漣漪,此時此地,在這個小教會裡,我們可以開始做一件可以觸動世界、改變世界的事。」

他們猶豫的能量,開始轉化為興奮的熱忱。

我說:「讓我們免費把紫手環送給每一個來索取的人。我們可以一起讓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市,成為美國第一個『不抱怨』的城市。」接著我又補了一句:「想想皇家隊今年在職棒大聯盟的表現,在我們前面,還有好長的路要走呢。」

室內一片沈寂。我發現到自己正在發出怨言,便第一次將我的手環從右手移到左手——這當然也不是最後一次。

社區的居民開始聽說了紫手環的事。我們加訂了五百個,貨還沒有送到,就又送完了。我們想著要再訂一千個,卻又擔心如果手環剩下了該怎麼處置。後來我們還是下了訂單,結果這一千個手環還沒送達,又被索取一空。索取手環的請求起初有如涓流,慢慢變成了細雨、豪雨,最後就像山洪爆發。

我察覺到有一件重要的事正在發展,便打電話給《堪薩斯城星報》(The Kansas City Star),問報社有哪位會對這種報導有興趣。他們將我引介給海倫‧葛瑞,於是我便寄給她一封電子郵件,解釋當前的狀況。

就在我們送出手環時,我自己才發現,要達成這樣的轉變有多麼困難。第一天,我不停地把手環從一手換到另一手,簡直要累壞了,當時我才發覺自己一直都在抱怨。我想喊停,但教會裡的每個人都在看我。第一週結束後,我個人的最佳紀錄是一天只動了五次手環;然而到了隔天,我又回升到十二次。但我還是繼續這麼做。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是愛抱怨的人,如今我卻發現其實不然。就在我努力試著不抱怨、不批評、不講閒話時,我同時也因為《星報》的葛瑞女士還沒有回信,而不免灰心,卻又暗自竊喜。雖然我認為這個主意不錯,但是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在這項實驗中有什麼過人的表現,我也不想硬著頭皮告訴她:「對,我就是呼籲每個人投入這項挑戰的牧師。」還有——「我嗎?呃,在真正嘗試了兩個禮拜後,我已經快要能維持六小時不換手了。」

我還是堅持下去,結果,在將近一個月之後,我已經可以一連三天不抱怨。每個禮拜天,我的教友都會看我的手環戴在哪隻手上。我看到有些人已經把手環拿下來了,但也有很多人持續不懈,讓我受到很大的鼓舞。最後,我寫下目標:「到九月三十一日為止,連續21天不抱怨。」這個目標,我每天早晨看三次、每天晚上再看三次。慢慢地,我開始有了進展。

我發現,我在一些人身邊時可以做得很好,但和另一些人相處時卻沒辦法做到。我難過地發現,有些我視為是好朋友的人,我和他們的關係是建立在一起談論、表達各種不滿和抱怨,於是我開始迴避他們。剛開始,這樣做讓我有點罪惡感,但我卻注意到自己的手環變得穩定不動了。更重要的是,我發現自己也開始比較快樂了。

一個多月後,《星報》的葛瑞女士發電子郵件給我,說她之前都在休假。她說她覺得這個主意很有意思,想寫一篇文章報導我們的「不抱怨手環」。當她正在撰稿時,我也終於完成21天的挑戰。因此,當她的第一篇報導問世時,我是唯一做到的人。

我再度向教會的委員會確認,可以免費贈送手環給所有想要的人。「我們可以幫助喚起全世界的覺知。」這是我們一致的意見。而我們幾乎沒想到,其他報紙會從《星報》上挑中這篇報導。幾週內,我們接到索取手環的請求,數量將近九千個。我們把供應商的所有紫手環都買下來,還追加了更多訂單。志工們進一步將我們的網站自動化,可以直接處理索取手環的請求,同時還設計了我們這個工作團隊的專屬標籤,可以在包裝手環時黏貼使用。我們申請到了「TheComplaintFreeChurch.org」這個網址,還有更多報社也報導了這個活動,隨後電視台也加入了。

這個想法的規模已形擴大,不再只限於堪薩斯教會而已。一個天主教的主教轄區索取了兩千個手環,送給教會和學校的每一個人。我們開始從澳洲、比利時、南非等地接到索取手環的請求。這已經真正成為一種全球化現象了。我們察覺到這個「池裡漣漪」的點子,真的開始在全球醞釀、擴展,於是便耗資架設了「AcomplaintFreeWorld.org」的網站。

在此同時,我們也建立起一個資料輸入團隊、一個執行團隊、一個補給團隊,和一個運輸團隊,成員悉數都是由志工組成。

在見報一百多次、上過《今日秀》(The Today Show)和真正全國聯播的《歐普拉秀》(The Oprah Winfrey Show)這兩個電視節目之後,參與這個活動的人次已超過百萬人,而且全球都在快速成長!當我和《歐普拉秀》的副製作人面談時,她曾問我這個活動的目標是什麼。我說:「轉化我們這個世界的意識。」她看著我,露出同理的微笑。「這是個很大的夢想,您不覺得嗎?」我回敬她一個笑容,然後說:「算一下數學吧。」
當我寫到這裡時,已經有八十多個國家,近六百萬人,來向我們索取紫手環,每天的索取數目則是將近上千個;一般人平均要花四到八個月,才能成功做到21天不抱怨。將手環的數量與大多數人抱怨的次數相乘,這個世界的人們已經開始覺醒,有了全新的體認。

有多少抱怨,因為這個簡單的想法而平息下來了?和幾個月前相比,家庭、學校、職場、教會、體育團隊、醫院、監獄、警察局、消防局、診所、軍隊和政府機關,是不是也變得積極、快樂多了呢?在世界上的每個角落,這些團體裡都有人戴著紫手環,竭盡全力地用積極的態度來選擇、形塑他們的措辭和用語。

改變世界?這件事情正在進行中。

有兩件事,大多數人應該都會同意:
1.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怨言。
2. 世界的現況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模樣。

在我看來,這兩者互為關連。我們把焦點鎖定在不對勁的事情上,而不是將視野聚焦於健康、快樂與和諧的世界。如今,你也有份了。你會拿起這本書,並非偶然。你已經回應了靈魂的召喚,不再是製造問題的一份子,而是解決方案的提供者。只要成為積極改變的榜樣,你就能改變世界。接受這項挑戰、並且持續不懈,無論花多久時間都要挑戰成功,你將為我們的孩子點亮光明的未來。你可以在人類之中成為一個療癒的細胞。

前幾天,我去看了皇家隊的比賽,有一群球迷熱切地想要帶動全場玩起波浪舞。波浪舞熱烈地展開,大家從座位上躍起,高舉雙手,使勁發出「呼」的一聲,歡呼聲繞著棒球場一波波地傳遞,但是到了某個區段後,就開始後繼無力,坐在那一區的球迷不知為何而無心接續,波浪舞便停止了,浪潮就這樣消退了。

轉化人類意識的波浪舞已經朝你綿延過來了。你可以讓它繼續下去。你可以幫忙創造一個沒有抱怨的世界。為你身邊的人們而做。為你的國家而做。為了這是邁向世界和平的第一個有力步驟而做。為你的孩子以及他們未出世的孩子而做。但最重要的是,為你自己而做。

為自己做這種事?那不是很自私嗎?不會的。為自己做些事、讓自己得到益處,這沒有什麼不對。當你成為更快樂的人,就會提升這個世界整體的快樂程度。你會傳送出樂觀和希望的震波,和其他理念相似的人互相共鳴。你會創造無比的期待,讓所有人的未來更美好。

人類學家瑪格麗特‧米德(Margaret Mead)曾經寫過,我們絕不該「懷疑一小群深思熟慮、忠誠堅持的公民可以改變世界。事實上,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。」

漣漪正一波波持續擴散著。
對了,順便提一下:瑪西雅也成功了喔。



【作者簡介】
威爾.鮑溫(Will Bowen)


密蘇里州堪薩斯市基督教會聯盟的主任牧師,在牧會之前,有多年從事廣播和行銷等工作的經驗。他熱愛運動、聖經史、騎馬、旅遊、閱讀,與妻子桂兒育有一女莉亞。目前他們全家人與幾隻馬、狗、貓住在密蘇里的鄉間。
【不抱怨的世界】網站:AComplaintFreeWorld.org


【譯者簡介】
陳敬旻


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戲劇碩士。曾任編輯,目前專職中英翻譯。譯有《小島》、《爵士女伶》、《活出亮麗:芭比波朗幽雅光采的生命秘密》、《瑜珈七日修心法》、《12個平凡女人勇敢逐夢的故事》等書
 
如需購買不抱怨手環,請留言告訴我喔!!
 

分享 舉報

發表評論 評論 (1 個評論)

  • adele 2008-12-26 16:17
    我也在戴唷~目前正往21天的目標前進
塗鴉板


center.wachef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