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錄站點

用戶名

密碼

如果要選擇一起工作的對象,首先要選運氣好的人,接下來要選第六感很強的人,最後才是選邏輯

已有 115 次閱讀  2017-10-06 10:37
華南客家美食外送

事實上,「比常人的速度快 5 倍」是麥肯錫內隱的行動規範之一。想要達到這個境界,就要透過架構思考(MECE、邏輯樹)、假設思考等邏輯思考能力,這是在麥肯錫工作的基本工作技巧。

左右腦並用,磨練思考技巧

我曾經聽到一位社長這麼說:「如果要選擇一起工作的對象,首先要選運氣好的人,接下來要選第六感很強的人,最後才是選邏輯思考能力很好的人,大概就是這樣吧?」

一問之下,原來這位社長所說「運氣好」,指的並不是成功的或然率較高,而是「即使身陷困境,也能為了解決問題而抱持正面思考」。所謂「第六感(直覺)很強」,意思並非「天生的 DNA 裡,就具有看透事情的第六感」,而是「凡事具有無止境的好奇心與感動力」。至於所謂「邏輯思考能力很好」,指的是「即使身處混亂,也能從兵荒馬亂中突破難關,具有求生智慧」。

這位社長進一步指出,在他面試過許多員工的經驗裡,求職者是否具備上述 3 種能力,與「是否出身自一流大學、是否為 MBA、是否專攻文科或理科」等個人的學歷毫不相關。

以「運氣好」為目標的人,時常將「掌握現狀,加以創新」的行動放在心上;想鍛鍊「第六感」或「邏輯能力」的人,通常會將「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」的左腦邏輯力,與「如果這樣做,可能會有那樣的結果」的右腦創造力與發想力合併活用。

我將這兩種左腦與右腦合併的能力稱為「素質好的邏輯力」(編按:作者指的是「左腦的理性與右腦的感性並用的能力」),這種能力並非僅止於藉由左腦的邏輯力就能發揮,而是取決於是否能同時靠著右腦基於經驗所產生的直覺、創造力與發想力,結合為「素質好的邏輯力」之後,進而將其與「素質好的生意」建立因果關係,並將這種能力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。

在此舉例子說明什麼叫做「素質好的邏輯力」?一位口若懸河、辯才無礙的人,在面對旁人說自己是「凡事講理的人」或「你說的好像很有邏輯,但似乎有哪裡說不通」的疑問時,總是會不由自主地將「辯論力」的開關全部打開、奮力一戰,直到對方啞口無言為止。但是,這樣做卻大錯特錯,因為看似很有邏輯說服對方的人,實際上只不過是將自己「強人所難的邏輯」加諸對方;而總覺得「講理有什麼不對?」的人,其實不過是以歪理橫行世間的「詭辯者」罷了。

所謂的「素質好的邏輯力」,是要能讓對方說出:「是這樣喔!原來如此!」的程度,也就是能讓對方打從心底同意你的論點。

2 方法,培養素質好的邏輯力

事實上,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的關鍵,就在於具有「素質好的邏輯力」。究竟該如何培養「素質好的邏輯力」?

方法 1:培養看透本質的架構思考

徹底弄懂「架構」(framework),對於邏輯思考有很大的幫助。最近,日本出現了即使不用特別前往商學院,也可以學習到各種商業架構及管理理論的書籍或函授課程,提供人們可以在家輕鬆自學商管知識的環境。不過,這樣學習的結果,往往會造成寫出以下這種企畫書的情形:

「○○公司聚焦在目標顧客群,並強化核心能力,同時維持競爭與持續的差異化,以追求未來持續成長為目標。」

如果要為上述企畫書打分數,一定得零分,因為這其實是各種客戶都能通用的架構,毫無內容可言,企畫書的主詞「○○公司」可以一路從豐田(Toyota)、奇異(GE),換成附近的餐廳,只不過是一再進行「複製與貼上」罷了。

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,大家要先想清楚所謂的「架構」,意即「彼此獨立、互無遺漏」(以下簡稱 MECE 原則),而非只要換了主詞,就能通用於各種企業的萬用企畫書。說穿了,MECE 原則其實不過就是「提升思考效率的檢核表」。

架構指的也是「歸納世界上已經成功的案例之後,所得到的因果關係的平均值」,屬於「後設式理論」,對於未來並沒有所謂的「絕對性」;也根本談不上像是麥可 ‧ 波特(Michael Porter)的競爭策略或科特勒(Philip Kotler)的行銷理論,他們是具有前瞻性的理論。

舉例來說,那些 24 小時(包括入睡時做夢)無時無刻都在思考工作的企業經營者,可能突然會說:「下個月開始進行『○○』(編按:○○指的是具有具體做法的策略)吧!」對於企業而言,這個「○○」如果具有市場區隔化、顧客利益最大化或競爭差異化,那就稱得上是最好的策略,比任何理論都有價值。

透過閱讀來吸收基本知識,當然沒有問題;只是,關於商業世界的種種,理論和知識其實並無太大價值,關鍵在於針對本質加以「廣思考、深思考」(Think big! Think deep!),才能創造出具有獨特觀點的內涵。

因此,希望大家能夠理解真正的「架構」指的是:

即使已經充分讀過各種策略與管理書籍,也能以「完全忘記書中內容」的自信,對於所面臨的狀況,加以廣思考與深思考的思考模式。

方法 2:建立洞察因果關係的「假設思考」

我知道這麼說可能顯得老生常談:「其實,商業世界裡的因果關係,與自然科學完全不一樣;商業世界裡不存在『普遍』這件事;商業世界裡的因果關係,就是經常發生變化的現象,與造成這些變化的事物。」

換句話說,隨著時代變化,如果消費者的思考來個異於常理的逆轉,或是技術產生破壞式創新(disruptive innovation),就等於宣告「過去的因果關係與經驗法則不適用於當下」,將由新的因果關係開始支配。

說得極端一些,日本最常聽到的因果關係就是:「颳大風的話,賣桶子的店家就會賺大錢。」這個推論放在現代社會,可說是荒誕無稽又不知所云,但是在以前的社會,卻是大家堅信不疑的因果關係。(編按:日本自古相傳的因果關係案例:颳大風時,揚起的沙塵會讓盲人數量增加,並連帶導致盲人所需的樂器——三味線——需求大增;而由於三味線需要貓皮製作,因此貓的數量會減少,從而造成老鼠變多;老鼠一多就會咬桶子,桶子一旦被咬破,人們就會需要添購新桶子。所以說,賣桶子的店家,會因為颳大風而生意大好、賺到大錢)

因此,想要針對現狀找出真正的問題,就必須不斷地重複「原因 → 結果」的因果關係,打開「為什麼?」的開關,反覆追問「為什麼?」,才能直搗造成現象的根本原因的真相。

另外,思考新商品或解決對策(solution)時,也要想像並推理「解決對策 → 結果」的因果關係,並預測可能的結果。當然,這樣的推理其實也只不過是假設而已。因此,需要找到多樣的情報來源,收集相關資訊;如果是製作商品的話,就要立即前往現場,爭取時間快速驗證假設。

分享 舉報

center.wachef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