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錄站點

用戶名

密碼

克服焦慮,找回平靜!只需要問自己這4個問題

已有 229 次閱讀  2018-04-24 14:59
百元便當外送
克服焦慮,找回平靜!只需要問自己這4個問題
卡內基自我管理
2016-05-09 11:08 整理‧撰文 陳清稱
6.90K

美國著名政治家班哲明‧富蘭克林(Benjamin Franklin)曾經分享了一個自己克服憂慮的方法:

許多人在面臨無法兼顧正反兩面意見的難題時,很容易陷入無止境的煩憂中。面臨這種情況時,富蘭克林通常會拿出一張紙來,將它分成兩半,一半用於記錄正面理由,另一半是反面理由。接下來的三、四天中,只要想到任何一邊的念頭,就將它們寫在紙上。

等到思緒都沉澱了之後,他會衡量正反理由的比重,如果發現兩邊的某項理由勢均力敵;或某一個成立的理由,抵得上兩個反對的理由;又或是兩個反對的理由,抵得上3個贊成的理由時,就將它們全數刪除,最後就能找到一個結論。

得出結論後,他會再給自己一、兩天的時間考慮,如果沒有發現其他需要加入的重大理由時,就會做成決定,立即採取行動。透過這個相互比較的方法,雖然不能百分之百切中問題,卻有助於看清問題的全貌,讓人免於煩憂,做出更好的判斷。

公正客觀蒐集事實,直指問題核心
卡內基在《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》一書中,也提出了類似的衡量問題的方法。他認為,所有的憂慮都可以透過以下3個步驟獲得解決:

步驟1:蒐集事實
困惑是造成憂慮的主因。人們一半以上的憂慮,來自於沒有足夠的資料做為基礎,憑直覺就妄下決定。卡內基指出,蒐集事實的好處在於,在直接面對某個問題之前,絕對不要嘗試做任何決定,只需全心全意蒐集相關事實,既不去煩惱、也不去操心,更無需因此而失眠。屆時如果已經蒐集到相關事實,問題通常可以迎刃而解。

遺憾的是,大多數人非但無法客觀公正地蒐集事實,反而就像獵犬般緊盯著自己所認定的事實,只想抄思考的捷徑而忽視一切,使得偏見合理化。

為了讓自己能夠理性地看清事實,卡內基建議,可先假裝是在為別人蒐集資料,或是假裝自己是對方的律師,盡量蒐集違反自己期望或厭惡去面對的事實,再將雙方的資料(你所認定的事實與你不願面對的事實)寫在紙上,通常可以發現事實就在兩個極端中。

步驟2:仔細衡量事實後,做出決定
光是蒐集事實,並不保證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,還必須進一步分析。透過自問「我憂慮什麼、我能採取哪些行動、我決定要採取哪些行動、何時開始執行」等4個問題,冷靜地做出決定,就能處理90%的憂慮。

點圖可放大


步驟3:一旦做出決定,立即行動
除非採取行動,否則一切蒐集與分析都是徒勞無功。一旦依據事實做出決定與行動後,切記不要為後果煩憂,或是頻頻回顧,引起不必要的疑惑。

卡內基強調,這種分析煩惱與問題的方法,具體有效地直指問題核心,是終止憂慮的關鍵。

讓自己保持忙碌,忙到根本沒時間煩惱
除了分析問題之外,卡內基認為,要想消除壓力,最重要的是讓自己保持忙碌。

「當人們忙於計畫與思考時,不容易憂慮。」卡內基指出,二次世界大戰時,曾有人問英國首相邱吉爾(Winston Churchill)工作如此繁重,是否令他煩惱不堪。每天工作18個小時的邱吉爾回答,「我太忙了,沒時間煩惱!」

心理學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,人們不可能非常興奮地做著某一件事,同時又非常煩惱、心情低落,因為一種情緒勢必會將其他情緒驅逐出人的心裡。因此,無論是多麼聰明的人,他的頭腦裡也無法同時容下兩件事。

「憂慮從不會在你行動時侵襲你,總是在你閒暇時進攻。」哥倫比亞師範學院教育學教授穆塞爾(James L. Mursell)提醒,憂慮時,不要忘記古老的處方──保持忙碌。

原文網址: https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articles/view/52478?utm_source=dailyedm&utm_medium=content&utm_campaign=daily201503
出自《經理人》
分享 舉報

center.wachef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