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錄站點

用戶名

密碼

學習對孩子更好的溝通~先處理心情、再處理事情

已有 180 次閱讀  2008-12-10 12:03
華南客家美食外送

有時我們在與孩子溝通時會不自覺的用一些「否定式」、「命令式」、或「上對下」的說話方式,例如:「不對,不對,不是這樣子!」,或是「唉呀,跟你說過多少次了,你這樣做不行啦!你怎麼那麼笨,跟你講你都不聽……」有時,即使我們說話的出發點是良善的、是出自關懷的,但如果講話的口氣太強勢、太不注意到孩子的感受,則聽起來就會像是一種攻擊或批評一樣,很不舒服。

     中國人造字很有意思,想想『』這個字,是哪兩個字的組合呢?

 是「手」和「戈」,「我」字,竟然就是「每個人手上都拿著刀劍、武器」,所以每個人都常做「自我防衛」,來保護自己。

     但是,在溝通時,人除了防衛自己外,也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想,善用「同理心」,也學習控制自己的『舌頭』,「在適當的時候,說出一句漂亮的話;也在必要的時候,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」。

      因此,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學習,「不要急著說、不要搶著說,而是要想著說」,絕對不要「逞口舌之快」而後悔,因為說話是沒有「橡皮擦」、沒有「立可白的,不能再把話擦掉呀!」在我們處理孩子的問題時,努力讓自己先冷靜下來,學習「先處理心情、再處理事情」,免的產生誤會,事情愈弄愈糟糕。

『停、問、思、動』是可以參考的,先暫停自己要說的話、要做的事;問一問孩子,找到更多的線索;判別事情是非曲直,仔細以雙方角度思考;最後才做出正確的位置。沒有情緒的反應,才能把事情處理得圓滿。

分享 舉報

center.wachef.com